倒计时:

0天

杏林人物

当前位置: 首页  >  杏林人物  >  正文

我校 85 级校友傅小云荣获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23 年 4 月 28 日,2023 年贵州省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大会在贵阳举行。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我校 85 级校友傅小云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傅小云是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医卫界),贵州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他一直从事重症医学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厅研究项目,发表 SCI论文 20 余篇,《重症医学的秘密》主译。

作为一名重症医师,从医 20 余载,他刻苦自励,终生学习,独立思考,敢于创新,行医精益求精。2017 年创建“贵州省重症急性胰腺炎诊疗中心”,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居于国内先进水平。在全国率先运用胸段硬膜外阻滞技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首次提出重症急性胰腺炎去重症化的治疗理念,并有相关论文发表。作为科主任,他善于管理,敢于担当,2021 年三年 STEM 排名全国 69 名(贵州第一)。2021 年重症医学科党支部获省教工委优秀党支部。科研成绩斐然,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 项,省科技厅社会发展基金1 项,发表 SCI 论文 20 余篇。

2020 年,他大年初三主动请缨援鄂医疗队,赶赴湖北鄂州,接管 RICU,参与危重型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救治工作。期间,担任贵州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党支部书记,作为共产党员,他始终冲锋在前,实施鄂州市首例新冠肺炎患者的气管插管,带领团队,开展第一例 ECMO技术抢救患者。2021 年 11 月,带领整个科室团队在贵州省将军山医院参与 5 名危重患者治疗,同时管理 2 台ECMO 危重型患者,每天进入“红区”参与查房,与同事并肩战斗,每天工作 15 小时以上,出色完成任务。2022 年 12 月在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傅小云主动担任自己所在大型社区红星社区的家庭医生,在小区的微信群上,时时回答社区群众的疑难问题,用自己丰富的学识服务群众,成为社区群众的“主心骨”。从早上到晚上通过及时回答群众问题,阅读 CT 影像,及时进行症状评估,并提出治疗建议,确保小区未发生 1例危重型病例,获得社区群众的衷心好评。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中组部、中央编办等部门联合印发《“组团式”帮扶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人民医院工作方案》,2022 年 6 月至今,根据医院安排,傅小云担任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医院院长。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是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三都县人民医院属于当地一所二级甲等医院,这几年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基层医院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到任后,深入调研,找问题,找弱项,找短板。狠抓管理能力提升,拟定《“导师制”医疗人才帮带培养的工作方案》,为全院科主任做了《科主任如何做好学科建设》、《如何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管理能力培训。与遵医附院组建远程病理中心,补缺了医院无法行病理检测的短板,加快推进创伤中心建设,于 2022 年 7 月 30 日建立中国创伤救治联盟“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创伤中心”。全院医疗水平稳步提升。

两会前夕,傅小云委员一边带着医疗队走进乡村开展巡诊,一边为自己今年上会的提案做调研,他发现,如今县级医院就诊人数增多了,医疗条件也得到了改善,但医疗人才依然缺乏,这也是制约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的瓶颈问题。人才队伍的建设仍是我们当前最主要的短板,比如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医院缺少有熟练的心内科介入资质的心内科大夫、能够做肠镜的消化科大夫。所以傅小云在提出了“壮大基层医疗队伍,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的提案。在三都县人民医院帮扶期间,傅小云制定了“导师制”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带出一支医疗队伍,通过在临床实践中手把手地教给他们新的、没有掌握的医疗技术能力,从而通过这样的一个举措,最后留下一支永远带不走的医疗队伍。除了“导师制”,三都县人民医院加大对医护人员的技能培训,先后送出了 25 名医护人员到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学习。

傅小云委员针对基层医疗队伍建设,认真学习并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并指出基层医院要想发展,必须把人才队伍的打造放在工作重点,面向农村、面向基层,不断提高基层的防病治病能力,让人民群众获得更大的幸福感。

目前傅小云担任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师分会全国委员,中国病理生理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全国委员,贵州省重症医学学会会长,贵州省重症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曾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中国医师协会“白求恩”式好医生、中央文明办“中国好医生”、遵义市最美劳动者等荣誉称号。